《华尔街传奇》转载请注明来源:穿越流小说chuanyueliu.com
“隔绝”的小社会里,没办法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中。
叶冬青在这边长大,对此十分了解。
他奶奶上世纪四十年代才逃难来到美国,爷爷家那边更早些,从华夏离开时候还有皇帝在位,打拼那么些年,没积攒出几个钱,勉强凑合活着。
到了他父母这代,日子才稍微舒服些。
因为叶冬青的老子是会计,拿到aia证书的那种注册会计师,可惜只是从社区大学毕业,大公司不会要这种学历低的人,没实力换栋好房子,赚些钱养家糊口足够了。
印象中,父母出意外去世前,一家人挤在破旧小房子里也蛮开心。
奶奶去世早,四口人挤在六十平米左右的老房子里,后来那位烟鬼爷爷生病去世,他这才有了单独的小房间。至于母亲家那边的人,没太多印象,貌似从没见过面,他们去世时候叶冬青还小,记不起太多事情。
意外发生后,他就去了姑姑家居住,几年时间过去,父母去世的赔偿金被花得干干净净。
三十多万美元,架不住几口人一起只花不赚,租房、表弟表妹的学费,都是开销大头,姑父还喜欢赌钱,叶冬青成年之前,连房子都卖掉了。
当时年纪小,他还为此生气到大哭,但监护人有权处理这些资产,最后还是被姑父得逞。
从那以后,恨意更深,只想早点从他们家离开,说起来似乎从没想过把钱追讨回来。不过,即使想追讨也不容易,这种官司很难打赢,完全可以推脱说是为了叶冬青才租大房子,已经在“培养”他的过程中用完。
眼不见心不烦,上次不想为此生气,这次更不愿意,父母跟姑姑家的那点情分,到他这辈早已消耗干净,从此是路人的那种。
他们做事不地道,叶冬青有骨气,只当是报了那点“养育之恩”。
要问身为孤儿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大概就像是一艘永远无法停靠的船,只能不停地随波逐流,什么都要靠自己。
慢慢在自卑和沮丧中养成现在这种性格,很难去全身心地相信、亲近谁,叶冬青很好相处,也不好相处
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商店。
马路对面街角处,摆放着堆积如山的水果、药材、海鲜摊位,各种中文招牌混杂在一起,车辆众多,路边积雪还没化开。
淡水基金公司简陋广告牌竖在那,工人将礼品家电全部堆放好后,开着车离开了,喇叭里一直在重复着那句话,过来才十多分钟,募集到的资金数额为零。
有人尝试了解理财产品详细,但还没人敢冒然拿钱投资一家从没听说过的公司,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起步上万美元的事,哪能像买水果、买菜一样随随便便。
万事开头难,叶冬青也想举办一场高端富人派对,然后拉关系从他们那里获取投资,目前淡水基金公司没规模没业绩,谁又会相信他呢只能弄出这种会让同行们笑话的方式来积累资金,方式不重要,他只想看到满意的结果。
清楚知道不少路人手里有可用理财的闲钱,而且规模可能还不小,现在只需要想办法让他们心甘情愿掏出来。
为此做足准备工,怕有人通过互联网搜索淡水基金,于是花钱请人更新了网站,并且掏出八十万美金打广告,将会投放在一些点击量挺高的理财论坛主页上。
还有这些奖品、海报之类,总共花掉十多万美元,明天第二批价值十万美金的商品也会送来,特意为公司员工们做了中文版个人海报,哈佛、耶鲁、沃顿商学院、哥伦比亚之类的名校背景,加上花旗、摩根、高盛这些工简历,看上去蛮有噱头。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为了打出名气,叶冬青决定拼一把,实在不行就回去继续乖乖顺着买来的名单挨个打电话,碰运气找喜欢冒险的投资者们。
接连见到好几位路人,停下脚步看看就走了,他心里挺纳闷,正在思考哪里出了问题。
按道理来说一年百分之七点五的回报率不算低了,其他理财公司会设置起投金额,想达到百分之七左右,至少也是五十万美元起头,而且还不能肯定绝对赚钱,具有一定本金亏损风险。
自己要求不高,将起投金额压低到一万美金,居然还是没人上门,只能说淡水基金名气实在太小了。仔细想想,很可能也是因为先前没有公司这样搞过的原因,太过于接地气,让人潜意识就选择不相信。
皱眉思索时候,有位抱着个孩子的妇人站在他面前,空出一只手晃晃宣传单,用普通话问道:“你们这家公司,跟巴西那个淡水河谷公司有关系”
叶冬青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不知道对方怎么会往这方面想,果断胡扯道:“关系不大,我们有位发起人,曾经在卖矿石的那家淡水河谷公司担任董事会成员,实力雄厚。来这边喝杯茶我跟你好好解释一下这款产品”
第45章开张大吉
“你今年多大了
看起来好像很年轻啊,应该跟我弟弟差不多吧,他才十九岁。”
抱着孩子的女人点点头,好奇问道。
感兴趣的都是潜在客户,如果手里没点钱,谁会吃饱了撑的问理财产品,应该去问贷款利率才对。
叶冬青不敢实话实说,员工素质也是投资者选择理财公司的重要因素,脸上挂起笑容胡扯道:“我是哈佛大学今年的新生,中文名叶冬青,叫我小叶就行,或者称呼我的英文名字,利奥。导师推荐我来实习锻炼,那我跟你弟弟的年纪一样,想喝茶还是咖啡,热开水也有。”
“开水好了,你可以叫我莫莉,哇哦,车里面真舒服。”
跟着叶冬青来到停靠在广场上的奔驰房车里,像是从冬天回到秋天,空间还算宽敞,有张专门用来谈生意的小桌子,黑色沙发上堆满了宣传单。
没人愿意在大冬天里谈生意,哪怕有这个想法,也会因为着急回家而放弃。考虑到这点,叶冬青特意租用了两辆房车,既实用也显档次,暖风一直开着。
叶冬青拿了个一次性纸杯帮忙倒水,嘴里说着:“好吧莫莉,你看起来很年轻,我就不称呼你为女士了,小宝宝真可爱,男孩还是女孩”
说是基金公司,同时也算服务行业,没人愿意一上来就听见钱,这会让客户们觉得自己是想赚他们的钱,虽然事实就是这样,但还是先接触了解彼此比较好。
针对华人客户群体,他昨天特意抽了三个小时时间,告诉手底下那帮员工们应该如何接待,服务态度和交谈方式是重点。
“男孩,才八个月,如果不是去医院注射疫苗,这么冷的天气我可不会把他带出来。”
莫莉笑着说,接过水杯来句谢谢,这才主动谈到正题上,问叶冬青:“这款理财产品怎么回事,利息那么高,正规的公司么”
“当然很正规,一帮出名的理财高手们联合成立了这家公司,我还没在市场上看见过如此划算的产品。
不仅本金不会亏损,还能得到高额回报,如果你愿意从我手上买一些,我还能告诉你哪些金蛋当中能得到电视机,它们是我摆放的,一台价值七百多美元,非常好的品牌。”
叶冬青没告诉她自己就是淡水基金的老板,这些可能让客户打退堂鼓的话题,傻子才主动说出来,坐下后还补充句:“你可别对其他人说这件事,导师让我来实习,我想要交出一份让他满意的成绩,所以还是多拉拢一些客户比较好,那能让我进入辩论队。”
莫莉听到这话,立马心动起来,就像自己占到了便宜似的,追问说:“买多少钱的理财产品能砸金蛋我手上刚好有点钱,但是你要先跟我介绍一下你们的产品,我现在什么都不知道”
将保本基金的那套运搬出来,叶冬青添油加醋将它包装成一款高回报、低风险的完美理财产品,还是原先那套说辞,骗不了同行们,糊弄普通人足够了。
华人嘛,谁家没点亲戚朋友,有好事总是管不住嘴巴,只要将开头打好了,接下来能多出不少客户,跟其他金融公司推出的产品相比,他有信心占得上风。
卖力介绍好几分钟,期间维戈女士也带了位潜在客户上车细谈,那位看上去有点钱、露出爱马仕皮带的男人坐在沙发上听着。
这才正常,一款本金保底,回报率高达百分之七点五,而且只抽取百分之五利息佣金的产品,怎么可能吸引不到客户
顺利拿下莫莉,她只想投入两万美元,帮忙准备了份协议,由维戈女士帮忙签署、盖章,负责接下来的事。
看样子是在试试水,这里是美国,银行卡里存放着超过两万美元,还来购买理财产品的女人,总归不会穷到哪去,叶冬青已经足够满意,可算开张大吉了。
合同上规定了七天犹豫期,在七天内随时可以撤回资金,抽到的奖品到时按照实际价格扣除,过几天还会安排人打电话回访,主要是为了从投资者手里得到更多资金。现在刚了解,他们可能下不了决心,考虑几天之后,有希望能让他们投入更多。
叶冬青是个聪明人,该考虑的方面他都考虑到了,此刻领着莫莉来到一排排金蛋前,侧头小声说:“其实比起家电,还有更加好的奖品,每年百分之八回报率的资格券,也就是指凭借它,一年能得到全部本金以及百分之八的利息,几乎是短期债券的三倍
这种利率只对银行、基金公司、投行提供,数量非常少,这么多金蛋里只有五个,如果你想投资更多,我觉得你应该选择它们,回报远远比一台电视高得多”
莫莉数学不错,知道需要投入足够多的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才能获得比家电更适合的回报,犹豫片刻后说道:“等我一会儿,我打个电话给我老公,他就在前面的商场里开店。”
“请随意,去车里继续坐着也行,外面有点冷。”
周围已经聚集起数十人,几乎每位员工面前,都有几个人在听他们介绍,就连劳拉小姐身边也不例外,从脸上神色来看有些紧张。
陆陆续续接到几笔意向投资,从众心理在华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见周围这么多人,接到宣传单后其他人也会认真看一看,直接扔掉的人骤然减少。
只要人们将宣传单带回家,有很大概率会被家人们看见,这又增加了获取到投资的概率。
一位富人投资十万美元,跟十位中产分别投资一万美元,其实是一样的,叶冬青并不认为基金只能面向富人,就目前来看,普通中产才是他重点攻克的目标群体。
淡水基金那边只留三个人负责接电话,今天的销售额将决定是否临时增加些接线员,觉得人挺多了,招手让卖相很不错,一看就像是华尔街精英的卡耐克先生去拿话筒,向潜在客户们推销那款理财产品。
演讲稿昨天已经交到卡耐克手上,叶冬青只能希望他煽动气氛的能力不是太差
第46章韭菜们
人们常说华尔街掌控了全球金融的命脉,事实也差不多就是如此。
这条街道上分布的数千家公司,在全球金融领域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旦这里出现问题,从原先的经历来看,金融海啸往往会波及全球,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久而久之,养成了华尔街人的傲慢性格,比起普通中低产阶级,他们更喜欢为富人、真正的富人服务。
如此一来,纽约的华人群体成为盲区,没多少人真正在意这个群体,也没人关注这帮华人存了多少钱,只凭借老印象,认为他们很穷,日子过得挺糟糕。
实际上,为了存钱让自己安心,大部分华裔群体宁愿牺牲一些享受的机会,就连街角卖水果的大妈,银行账户里可能都躺着几万、十几万美元。
美国人确实喜欢理财,这个国家拥有宽广的理财投资渠道,随便找一位中产出来,都可能清楚地表达出他们自己的理财思路,比如投资商铺、基金、股票、债券之类,又或者是委托别人帮忙打理孩子的大学信托基金等等,而不是单调枯燥地存在银行等拿利息。
公开的秘密在于,银行利率很难跑赢通货膨胀,就连国债也是如此。意味着虽然降低了损失,但其实往银行里存钱,每年还是会亏损一小部分,考虑到高危年份破产的银行比比皆是,使得人们更愿意去购买理财产品。
换个角度去想,既然银行拿着人们的存款去赚钱,那么为什么不自己去赚这笔钱呢不得不说,韭菜们都有类似的想法,至少在被别人“收割”了之前,他们都会对前景充满信心。
美国的“韭菜们”在一次次风波后变得精明起来,知道自己没那本事,于是将资产交给更聪明的人打理,理财产品随之出现,又养活了一大批中间人们。
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都在不断地去建立自己的网络,为更多人提供工和发财机会,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加富有。
大多数人从小则在接受另一种教育,父母和老师会告诉他们好好学习,然后找一份工养家糊口,叶冬青不希望这样,知道这样很难发大财。
所以,最近他忙着从别人手中“借钱”,以供未来利用这些钱,来将脑海中的
陶良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穿越流小说chuanyueli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