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狙击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穿越流小说chuanyueli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上山地则反过来,除了累一些,倒也一路顺利。
一路上,众人常说说笑笑,其他学生对周卫国的敌意也渐渐消除,而且,周卫国渊博的知识和讲述的种种见闻也让这些没出象牙塔就遇上战争但仍然充满幻想的学生们大为佩服
陈怡也经常和周卫国谈论一些东吴大学的趣闻轶事,当然了,其中不免也会谈到“东吴双杰”。
周卫国假装想起“东吴双杰”的故事,将自己和刘远的事情挑了一些有趣的说给陈怡听。这些事情为“东吴双杰”仰慕者的陈怡大多没听说过,听周卫国讲过之后,不由立时惊喜不已,两眼直放光,对眼前这个知道“东吴双杰”如此多内幕的学长敬仰之情更是有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
只是张楚在一边听着看着就不免心中苦涩,酸楚难言了
这天,这支北上的队伍已经快到敌占区的边缘。
队伍现在正沿着连绵的青纱帐前进,边上就是一条河。
过了青纱帐,眼前出现了一片乱石堆,再前面就是一座山,山不算很高,大约只有四五百米,但却很陡。
李勇命令队伍暂时停下休息,这里的地形他还是熟悉的,只要翻过眼前这座山,再走十来里路就是小李村外的树林了。队伍只要在树林里躲到天黑,再越过小李村的封锁线就是根据地的游击区了。小李村那道封锁线是由伪军把守的,队伍通过应该没有什么大的困难。而且根据临行前和团长的约定,这几天在小李村附近应该也有了自己所在的独立团一营三连隐蔽待命,随时准备接应自己这支队伍过封锁线。
眼前这座山是没办法绕过去的,只有爬山。所以李勇一早就派出了探路的战士。等爬上山顶的战士向这边发出了安全的信号后,李勇才松了口气。
看了看眼前的山,又看了看队伍里的学生们,李勇决定让大家爬上山后再休息,要不然留在这块平地上万一敌人从山那边出现,居高临下,想躲都没办法躲眼前的这三十几个学生可都是宝贝根据地有文化的人没有多少,好不容易从后方来了这么多大学生主动投奔抗日根据地要是在他手上出了事那团长政委还不吃了他
学生们倒也没什么怨言,虽然由李勇那里得知翻过山后不远就是根据地的游击区,但他们也都知道这里还是敌占区,还是要事事谨慎的,所以都服从李勇的命令起身,继续前进。
队伍走过乱石堆后,开始爬山。
看着学生们爬山时三步一停五步一歇的样子,李勇在心里叹了口气,这些天来的确苦了这些读书人了只是在进入根据地之前,一刻都不能大意,还不能让他们松懈下来只好让战士们尽力帮助这些学生爬山了。不过让他感到惊讶的是,那个叫周卫国的学生此刻却是一点也没有露出疲态,不但毫不费力就跟上了战士们的步伐,而且还有余力不断帮助身边的学生。
李勇又往山上看了看。
这一路走来除了过封锁线和伏击伪军的那次战斗算得有惊无险,几乎可以说是平安无事现在眼看就要到根据地了,但不知为什么,李勇此刻的心中却有种不祥的预感。这种无端的不详预感让李勇感到了一丝烦躁,所以他命令机枪组加快脚步。好歹先占领了山顶,建立起火力支撑点,有了这个火力点就算遇上了敌人,撤退总是有一定保障的。
不久,机枪组就爬上了山顶。
机枪架好后,副射手再次向李勇发出了安全的信号。
李勇这回总算是放心了。
不管怎么样,队伍总算是爬到山顶了,到了山顶的斜坡边缘,还没等李勇下休息的命令,学生们就都把包袱一扔,就地坐倒,女学生还好,顾及形象还找了几块石头擦干净坐下,男学生们则索性就呈“大”字趟在了地上。
张楚先替陈怡找了块相对干净的石块还用衣袖擦了擦才招呼她坐下,陈怡也没有过多推辞,轻笑点头说了声“谢谢”后就坐下了。
她是真的累了到现在为止在长途跋涉又爬了这么陡的山后还能够保持优雅已经很不容易了虽然从小好强的她身体素质已经算得很不错。
张楚倒不觉得累,能陪在陈怡身边,那可比什么解乏药都管用看来爱情的力量的确是无穷的
再看着陈怡的笑容,张楚简直就要飘起来了。
更妙的是,那个讨厌的周卫国此刻也不在陈怡的身边
爬上山顶,周卫国却并没有立刻坐下,出于军人的本能,他首先开始观察周围的地形。
这座山的南坡也就是来时爬过的那面比较陡,但北坡却比较平缓,还有几个起伏的缓坡,山的西面是绝壁,东面也很陡,但却有一段斜坡一直延伸到山腰,如果小心点倒还可以行走,只是山腰以下的山势却像是被河水突然切割了一样,极其陡直。
周卫国极目远眺,前面是一片平原,原本应该种着庄稼的,现在却都长满了野草,这都是因为那些可恶的鬼子周卫国转身慢慢往后走,直走到山沿,才坐了下来朝来时的方向看去。
从山顶看过去,来时经过的那条河蜿蜒曲折,在阳光下一闪闪的,就像一条带。山下刚才经过的青纱帐也随风轻舞着,看上去就像是一片片的黄色浪花。
这一切,都是十足的田园风光
周卫国看着眼前的景色,不由得痴了。
他脑中不禁回想起第一次见到萧雅后众人同游虎丘的情景,六年多以前的事情仿佛就发生在眼前他脑海里又浮现出了萧雅娇俏可人的笑容,轻嗔薄怒的表情,情深似海的眼神,温柔甜美的声音
周卫国心中突然一痛
南京
为什么小雅当初不早点离开南京呢如果她和家人能早点离开南京,现在就不会只剩自己一个人在这世上孤苦伶仃了
周卫国含着泪深吸了一口气。
他当然知道萧雅为什么不离开南京南京是她的家,她为什么要离开呢南京还有她深爱着的阿土猪,她又怎么舍得离开呢何况就算她想离开南京,为表明自己死战到底决心的唐司令长官也早已下令将长江上的渡船全部焚毁她又怎么能离开呢
可是,曾经说过要“与南京共存亡”的唐司令长官终究还是只守了7天的南京就带头逃了
7天啊那可是中华民国的首都,国父的陵寝所在地,六朝金粉啊就这样在还剩下近十万守军的情况下陷落了
在南京保卫战中英勇牺牲的国军将士们是何等的壮烈被鬼子屠杀的南京无辜同胞们是何等的不幸放下武器仍被屠杀的国军官兵们是何等的可悲南京城破后丢弃百姓和部下临阵脱逃的高官们又是何等的可耻
过去了,这一切都过去了
小雅再也回不来了
南京啊
毁灭了自己一切美好梦想和希望的地方
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天地变色人神共愤
周卫国突然双手握拳,用力捶向地面,已是泪流满面就连手指皮肤被地上的砂石刺破也没有感到一丝的疼痛
离他不远的张楚和陈怡都被周卫国吓了一跳,不由自主望向这边,张楚是一脸的惊讶加鄙视,陈怡的目光中却充满了疑惑和温柔。
突然,负责警戒的战士猫腰跑到李勇的面前,神色紧张,连敬礼也忘了,急声说道:“班长,不好了,北面山下有鬼子”
李勇吃了一惊,随即怒道:“鬼子山下怎么会突然出现鬼子的你们都是怎么警戒的怎么让鬼子到了眼皮子底下才发现”
这战士结结巴巴地说:“不不是的,鬼子鬼子原来就在山脚下,只是下面有坡挡住了。刚才我们看见了鬼子的膏药旗才发现的现在鬼子好像要往山上来了。”
李勇低声骂道:“什么好像准备战斗”
战士们立刻停止了休息,迅速往朝北的山沿匍匐过去,抢占了有利地形。
周卫国从回忆中惊醒,回头刚好看见战士们熟练的战术动,不由佩服起这些相对于他以前所带的兵来说装备不能单以简陋来形容的军人
周卫国立刻强压下心中的悲痛,悄悄地也匍匐到山沿,微微露出半个头,往山下观察。
李勇用望远镜朝山下看了看,不由倒吸一口冷气
只见在约八九百米开外的北面山下,大约有七八十个鬼子正往山上走来。李勇曾听和鬼子交过手的兄弟部队介绍过鬼子的战编制,眼前这些鬼子看人数像是一个小队的编制。
李勇又仔细看了看这些鬼子的装备,吃惊地发现这个小队鬼子竟然有四挺轻机枪和四个掷弹筒看来这个小队鬼子的火力还不是一般地强抗战时,日军一个标准的步兵小队人数约70人,辖一个机枪组,包括两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包括两个掷弹筒;还有二个步枪组。李勇他们遇上的这小队鬼子,火力整整加强了有一倍
李勇皱紧了眉头,根据地建立起来也没多久,组建不久的独立团也还没和正规的鬼子部队交过手也正因为附近没有鬼子主力,根据地才得以迅速发展。他带队南下的时候还没听说小李村附近有鬼子的,怎么今天会突然冒出这么多装备精良的鬼子呢
尽管他这个班为连里最有战斗力的尖刀班因为战勇猛所以武器装备还算整齐,除了七支“四年式”步枪和自己手中的一支“中正式”步枪,还有一挺捷克式轻机枪,而且因为这次的任务特殊,所以配发的弹药对于一支八路军的队伍来说也算得上充足,步枪每支配弹50发,机枪配弹160发。但李勇却明白,眼前的这些鬼子远不是他这一个班所能对抗的
遭遇战二
想到这,李勇不由苦笑,其实不要说对抗,以他们现有的火力和战斗力与这样一个小队的鬼子打,恐怕连给人家塞牙缝都不够就连他们整个独立团一营三连一百四十多号人都拉来恐怕都不一定能讨得了好这倒不是夸张,抗战早期,日军士兵的单兵素质极高,有个夸张的说法是,1941年以前的日本陆军士兵,几乎人人都是神枪手加上这个小队鬼子的火力,以八路军弹药称不上充足的一个连,兵力对比最多2:1,要想完全消灭他们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交战之后的损失也肯定不会小就连在八路军所推崇的白刃战中,早期的日军也比中国军队有优势,如前所述,“三八”式步枪上刺刀后比“汉阳造”、“四年式”或“中正式”步枪上刺刀后都要长;而且日军腹部有护具,刺刀刺入后基本不会致命;日军甚至还用活的中国人做刺杀训练以使士兵适应血腥的场面,所以抗战早期中日两军白刃战的损失比几乎是35:1,即在白刃战中我们牺牲3到5个战士才能消灭一个鬼子
周卫国也皱了皱眉,日军的战斗力他是见识过的,虽说比不上德军,也未必比得上他所见过的“中国宪兵”,但毫无疑问日军常设师团的战斗力肯定比绝大多数的国军和共产党的八路军、新四军都要强而且眼前鬼子加强了整整一倍火力的装备也使对日军极为熟悉的他感到吃惊再看看护送他们的这个班,虽说武器还算齐整,有一挺捷克产zb26式轻机枪即俗称的“捷克式”机枪,7支“四年式”步枪和一支“中正式”步枪从这点看周卫国也不得不承认这支八路军的后勤还是很有水平的,因为zb26式轻机枪口径和“四年式”步枪、“中正式”步枪一样都是792,都可以使用792毛瑟尖弹,整个班的武器子弹都可以通用这大大简化了后勤供应和上次打伪军缴获的5支“三八式”步枪,还有一些手榴弹。但真要打起来,以他们现在所处的地形和明显的火力兵力劣势,恐怕坚持不了15分钟
周卫国迅速开始思考应变方案。
往前冲,显然不行,山下是平原,就算能冲下去也只是给鬼子的火力以更好的发挥空间,而更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这支以文弱的学生居多的队伍还没冲到鬼子跟前就被密集的火力打成了筛子山下右边是来时经过的那条河,宽约50米,眼前的这些学生是无论如何来不及在鬼子冲上来之前过河的。更不用说河对岸还是一片宽约200米的开阔地,鬼子只要在这边的山脊上架起掷弹筒和机枪,过河的人就全成活靶了山的左边是绝壁,鬼子倒是上不来,但自己这些人也别想从那儿下去看来只有山后这一条路了。周卫国不由想起了来时经过的青纱帐,一人多高连绵不绝的高粱地倒是足以掩藏数百号人。但就算是山脚离高粱地也有大约300米的距离,何况这座山南坡的坡度比较大,下山也需要时间。
时间现在最紧迫的问题就是时间周卫国粗略估计了一下,按照学生的撤退速度,从山顶撤到高粱地至少需要三十分钟而目前的关键就是如何争取到学生撤退所需的这三十分钟北坡只有八九百米的长度,又是缓坡,鬼子如果以火力压制配合冲锋恐怕用不了十分钟就冲上来了周卫国不由又朝山下的鬼子看了一眼,但这一眼却立刻给了他希望。
原来,山下的鬼子虽然在往山上走,但动却是慢腾腾的,而且几乎没有人持枪警戒,周卫国脑中立刻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鬼子没有发现我们
周卫国的思路顿时顺畅了起来,再观察了一下地形,很快就在心中拟定了一个计划,于是果断地猫腰走向李勇。
李勇这时额头上已经冒出了冷汗,现在已经没有多少时间留给他思考了
李勇一